首页 > 求职攻略

预见2019:《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产业全景图谱》(附规模、发展现状、竞争、趋势等)

2023-03-22 09:07:04 求职攻略

近几年,我国第三方医学诊断产业发展热度不减,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未来在国家政策以及医疗需求的推动下,行业内各参与方必将进一步加大布局,加快第三方医学诊断发展步伐,行业或将迎来超预期的高速发展。

产业上游供给充足 下游存在资源需求互补

第三方医学诊断是指独立于医疗机构,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等提供的医学诊断检测服务。第三方医学诊断企业所设立的医学检验中心又被称为独立医学实验室。

第三方医学诊断的上游主要包括检验试剂和仪器生产商。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行业属于充分竞争市场,生产企业众多,检验试剂生产商包括九强生物、美康生物等。国内企业生产检验试剂产品多引进国外技术,产品供给充足。下游主要为各类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相对比,第三方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更多,更全,成本也更低。

目前,国内三级医疗医院可检项目通常为300-500项,而大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可检测项目达2000多项,可以给医疗行业减轻负担同时提升效率,还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另外,在“医保+医检”的服务模式下,每年可节约医保支出近1%,即超百亿元的花费。

医学诊断服务行业具有技术水平高、知识密集型、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过去的2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现代生物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微电子处理器、光化学等方面的重要发展和进展,医学检验方法学先后经历了生化检验、酶联免疫检验、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和基因诊断等四次技术革命,不仅灵敏度、特异性有了极大地提高,而且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操作门槛逐步降低,在疾病预防、疗效和愈后的判断、治疗药物的筛选检测、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及遗传性预测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方医学检验主要由独立实验室提供。中国独立实验室发展于20世纪末,医学实验室多设于医院内,受限于当时的检验技术、项目以及社会认知度,发展步伐较缓。从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医改的推动下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整体发展加速,但诊断费用目前仅占国内医疗检查费用比重仅约为2%,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5%。按照美国的发展趋势,中国此时相当于美国该行业的发展初期,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中国多种形式医联体加速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包括了区域集中送检模式,例如青岛“医保+ 医检”的整合服务模式;第三方医学检验室与医联体牵头医院共建的区域检验中心,如河北省保定市威县区域检验中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区域检验中心等;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与三级医院合作共建的区域精准医学中心,如广东省清远人民医院精准医学中心等。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引入,能够有效的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和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政策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独立实验室医学诊断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显著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Quest和Labcorp作为美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近十年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至百亿美元,且二者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35%。

美国、欧洲和日本独立实验室营业收入占整个医学检验行业收入比率分别约为44%,53%和67%,相比之下中国仍不超过5%。我国仍处于第三方医学检验初级阶段,与这类发达国家检验市场仍有很大差距,上升空间巨大。

独立医学实验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医院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并能独立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是第三方诊断的核心组成。虽然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起步晚,正因第三方诊断行业优势明显,需求增多,所以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在不断上涨。

2001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仅2家,自2012年开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增速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7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暴增到689家,相比上年,增加221家,整体来看增速仍有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将达到860家左右。

由于独立医学实验室是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下设立的医疗机构,而且其检验结果是支持诊断、确诊的主要依据,因此,独立医学实验室已经明确纳入医疗质控体系,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监管。为扶持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多项发展政策。

例如,2018年6月,国家卫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政策中明确指出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共享机制,即医疗机构与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可作为相关诊疗科目的登记依据,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参与医疗机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等均有了明确的实施路径等。

2016年12月,国家连续出台《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等三条政策,指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医学检验实验室、血液透析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统一纳入当地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鼓励医学检验实验室、血液透析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形成连锁化、集团化,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等。

除政策的支持外,需求增加也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向患者提供检验服务,患者能就近享受检验诊断服务,缩短就医时间,减少了往返医院取结果的时间和交通成本。

此外,由于资源限制,大型综合医院普及的仪器设备,在中小型医院难以普及。医学独立实验室强大的辐射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区域内设备、技术、人员等卫生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医疗需求的增加,第三方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从2010年的11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111亿元,按照行业发展和增速变化趋势,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政府改革力度较大,医疗机构的观念较开放,市场对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认可度较高,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发展较迅速,内陆地区发展则相对缓慢。目前四大巨头主要业务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起步较早、资金较充裕的金域和艾迪康则提前一步在内陆地区布局。

行业集中度较高 四大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看出未来的发展势头,纷纷开始布局和进入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由于行业的技术门槛等壁垒较高,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并不多。目前行业有四大龙头企业,地位不可撼动,分别是达安基因、迪安诊断、艾迪康和金域医学。以2018年上半年营收来看,金域医学排名第一,上半年营收达到21.14亿元,其次为迪安,营收为10.8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20%以上。其中达安基因和迪安诊断业务除诊断服务外,均涉及上游产业:诊断试剂生产销售、诊断仪器生产销售。

从营收结构来看,达安基因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集合了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企业,以实现诊断产业上下游一体化供应商为发展战略目标。试剂类和诊断服务收入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据总营收80%左右的份额,仪器类占12.51%。

迪安诊断凭借“服务+产品”一体化商业模式成为体外诊断行业的先行者。其业务范围涉及诊断服务、诊断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生产、冷链物流、司法鉴定、健康管理、CRO中心实验室、融资租赁等领域。2018年上半年,迪安诊断98%以上的营收来源于诊断服务和产品,健康体检仅占0.99%。

目前,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市场竞争相对稳定,2018年以迪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达安基因为主四家龙头企业,占据了第三方医检市场70%左右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金域医学市场份额最大,达到34.1%,其次为迪安诊断,为17.6%。

从龙头企业的布局来看,与国外合作研发事件数量不断上升,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基因测序、产前检验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抢占先机。另外,企业在诊断试剂和仪器方面也进行较多布局,推动诊断市场商业化。

医改促进行业发展 医学诊断技术不断涌现

近年来受新医改政策鼓励、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人口总数以及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加、降低医疗成本及资本的驱动,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需求将持续增加。其中,医改为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第三方诊断行业符合医疗制度改革中“大力发展基层医疗、降低基本医疗费用”的指导方向,在国家的倡导下,行业仍将快速发展。

在各方因素促进下,行业未来将向六大方向发展。第一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检验业务外包比例增加,第二高端检验项目收入占比增加,第三技术更新速度快,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将成为技术引领者,第四业务模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化,第五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业务专业性,第六互联网引领行业经营模式升级,移动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结合,市场表现和潜在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放大。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将极大的扩大医疗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引领产业升级。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Tags:

  • 站长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