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讯

遭四大顶刊“围攻”,特朗普凭一己之力重创全球学术圈

2023-02-16 09:07:15 创业资讯

年底最受关注的一场大戏——美国总统大选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

在经历好莱坞都不敢写的反转再反转剧情之后,7日,美联社按照惯例牵头宣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已经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赢下了大选。

拜登这次没有睡着。他一直等到“结果”揭晓的一刻,并第一时间把推特标注改成了“当选总统”(President-Elect),并发表“胜选”感言:感到“荣幸”且“深感责任重大。

紧接着,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NBC、ABC、CBS、Fox News等美国主流媒体跟进了“拜登胜选”的消息”。

很快,以向来和美国亦步亦趋的加拿大为首,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领导人争先向拜登发去祝贺信,争取一个锦上添花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实际上按照美国大选的官方流程,大选还没有得出结果。在明年1月6日美国新国会正式确定结果之前,只要特朗普自己没有承认败选,谁都不能“硬点”下一任总统。

所以现在的局面其实是美国媒体和全球多国共同干涉美国大选,这可比他们当初指责特朗普“通俄”严重多了。

这次干涉大选的除了各种政治势力以外,科学界也罕见地趟进了这滩浑水,不仅趟了,还趟得非常急。

11月5日,《自然》杂志就曾发文,指责特朗普给美国科学界带来了一些“可能是永久性”的伤害,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

大选计票的过程中,他们再次发文称有87%的人都表示会把票投给拜登,希望通过科学界的态度影响大选。

在拜登宣布胜选后,科学界也迅速表态。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的生物伦理学家阿尔塔·沙罗引用了美国总统福特对其丑闻不断的前任尼克松的著名评论:“我们国家漫长的噩梦结束了!”

是什么,让这群常人印象中不问世事的“书呆子”纷纷投身于复杂的政治倾轧中?答案是,特朗普几乎凭一己之力重创了整个科学领域。

回溯4年前,从竞选开始,特朗普就公开表现出了一幅“不相信科学”的反智样子。

1975年,美国科学家布罗克首次提出“全球变暖”的概念。此后,全球200多个国家经过不断扯皮、推诿、攻击,好歹在2015年艰难取得共识,签订《巴黎协定》把自己承诺的减排计划黑纸白字记录下来。

然而,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时给了科学界重重一击。为了“铁锈带”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的选票,他置科学共识和人类未来于不顾,公开宣称要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到他任上的2019年底,美国真退了,走程序向联合国发出了通知。经过1年“冷静期”,在大选前的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作为全球第2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无疑会让控制国际气候变暖的国际努力将变得十分艰难。

在全球科学领域,特朗普干的坏事不只这一桩。

2019年10月21日,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是全球航天领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2018年发射在轨任务全球第1,2019年也一样。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北斗卫星、月球探索、天宫计划等都将是国际航天合作的明星项目。

然而在这场会议上,原定在华盛顿会议中心发表演讲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却没有出现,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拒绝向中国代表团发放签证。

于是在大会开幕当天出现了一张“世界名画”——一众航天强国的专家大佬排排坐在舞台上,后方评论墙上被1000多名现场观众票选置顶的问题却是:“中国哪去了?”

美国的右翼保守主义群体是特朗普的票仓,为了笼络这个群体,特朗普需要煽动对中国的敌意和偏见,迎合其中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倾向。于是,科学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这种现象不是体现在个别、偶然的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一以贯之的长期政策。上任第1个月,特朗普就以“恐怖主义来源”为由推出了针对8个国家的旅行禁令,包括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和学者,都一并被禁止入境。

苏丹的电气工程师拉尼亚拉妮娅·阿卜杜勒哈米德,原来是可以在AAAS上女性新秀科学家奖项的,结果因为禁令,连会都没去成。

在后续时间中,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也成为美国政府重点攻击的对象。

尤其是中国,在他任上,包括所谓“中国留学生窃密”“中国学者窃密”之类的谣言层出不穷,在美国社会促成了一种“学术排华”的氛围。而且到后来,这种氛围逐渐转化成了现实的行动:

2020年5月11日,前美国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李晓江被判重罪;

5月12日,阿肯色大学电气工程学华裔科学家洪思忠被捕;

7月9日,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风湿病和免疫学专家郑颂国被捕;

7月24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放射肿瘤科访问研究员唐娟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一名心血管医生王欣;

……

有数据统计,在短短18个月中,有至少82名中国学者被美国政府抓捕、判刑或驱逐出境。

到了新冠疫情时代,特朗普对全球科学的破坏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WHO不愿意配合他喊“武汉肺炎”,他就多次攻击这个组织,最后还一气之下甩手“退群”。

这让WHO威望大损。不少国家拒绝采用WHO提出的科学防疫方法,任由病毒肆虐。

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病例累计已达到1057万例,死亡25万例。不仅如此,他们还拖累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5181万例,死亡128万例。

在破坏全球科学合作的同时,对美国自己的科学发展,特朗普也没起到正面作用。

早在特朗普发布旅行禁令时,《华盛顿邮报》就刊载了题为《特朗普的旅游禁令如何伤害科学》的文章。

文中提到,“美国科学界由近20%的移民组成并且依赖与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合作”、“(2016年)赢得诺贝尔奖的所有6个美国人都是移民”、“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中,近五分之一的作者来自至少2个国家”。

前白宫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恩批评称,该禁令破坏了关于疾病、自然灾害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科学合作,实际上使美国人的安全性降低了。

当然,这比起削减科研预算来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2017年3月16日,特朗普新官上任,公布了一份震动科学界的2018财年政府预算大纲,除了国防预算和相关的国家核安全局经费增加以外,其他经费全面被砍。

像海洋及大气研究中心这样的机构经费相较2016财年被砍了50%,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更是被砍了100%。

此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削减11.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费削减18%;国家癌症研究所被,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也都惨遭削减经费。

到2019年预算公布时,尽管总预算增加了3000亿美元,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了20亿美元,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预算削减了8亿美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勉强和去年持平。

而在2020财年,特朗普继续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刀。他这次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砍掉10亿美元。

这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干什么的?这是负责向各个大学资助科研经费、购买大型科研设备的机构,也就是美国所有科研机构的金主。在这之前,由他们资助的科研人员已经获得了236个诺贝尔奖。

再后来疫情到来,特朗普对美国人犯下的罪更是罄竹难书。

从嘴上说“没人比我更懂新冠”,背地里隐瞒对新冠的了解,到“也许这就是生活”,再到后来匆匆制定新冠疫苗批准标准,从头到尾都是一幅“特没谱”的样子。

无怪乎极少参与政治纷争的科学界也要加入声讨特朗普的阵营。

5月,《柳叶刀》怒批特朗普打压疾控中心,公开呼吁美国人必须在2021年1月前让一位不干预公共卫生的总统入主白宫。

9月,《科学》发表题为《特朗普对科学说谎》的文章,严词批评特朗普,直言“这可能是美国科学政策史上最羞耻的时刻”。

10月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打破200多年不谈政治的传统,公开谴责特朗普政府的表现,对美国政府在新冠疫情应对上的种种失败经历进行了深刻反思。

10月,《自然》发表社论,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语气谴责特朗普任美国总统4年来对科学及科学政策的践踏行为。

一次收集到四大科学顶刊的亲切问候,从中可以看出科学界对特朗普的积怨。不仅前无古人,恐怕往后也很难有人获此“殊荣”了。

对于科学界来说,拜登——至少拜登的竞选承诺——的一切都是特朗普的镜像。

在排放问题上,拜登承诺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拿出2万亿美元促进清洁能源、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在疫情问题上,美国将重新加入WHO,并将积极控制美国日趋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

在国际科学合作上,拜登曾说过,会逆转目前人才流动的某些限制,并且要在不疏远中国科学家的情况下,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

所以,在科学界眼中,拜登就是一个很香很香的香饽饽。

不过,正如前面说的,美国总统大选并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在拜登宣布胜选的同时,特朗普并没有宣布败选。

就在昨天,宾州选举的最后结果突然发生改变。因为重新计票,拜登之前获得的该州20张选举人票不再作数,票数回落到259票,不足以支撑他的胜选结论。

这下,热闹程度本就载入史册的2020美国大选,又多了一段“四日总统”的剧情。而全球科学界期待的“噩梦结束”,恐怕还要再等等。

Tags:

  • 站长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