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故事

十张图读懂2018年演出行业主要市场现状 音乐会热度不减,戏曲市场收入有所下降

2023-03-15 09:06:56 创业故事

音乐会热度不减,平均票价涨幅较大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音乐会市场逐渐形成“新年档”“暑期档”。2018年“新年音乐会”众多,如人民大会堂的维也纳之声北京新年音乐会、上海大剧院的奥地利施特劳斯家族爱乐乐团2018新年音乐会、深圳音乐厅的2018伦敦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西安音乐厅的意大利爱乐乐团2018新年音乐会等,观看新年音乐会成为许多人心仪的过节方式。

另外,随着中国消费者观念的不断转变,中国也已经成为海外音乐团世界巡回演出的重要场所,2018年,除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英国皇家利物浦交响乐团等多次来华的世界名团造访,北美近半世纪最大最知名乐团之一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维也纳莫扎特交响乐团等国际名团均实现了首次访华巡演。

音乐会热度不减,音乐会观演形式和演出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使我国音乐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音乐会票房收入达到14.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0%。

由于音乐会质量不断提高,音乐会表演形式也不断被观众所接受,高品质音乐会层出不穷,音乐会已经成长为市场上较为主流的演出形式。随着消费群体对音乐会接受程度的不断深入,音乐会的观众数量和平均票价也不断增高。2018年,我国音乐会观众数量达到772.8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8.30%;平均票价也由2017年的180元/人上涨至2018年的200元/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1.11%。

新技术引领演唱会技术升级,旅游音乐节拉动周边消费

2018年,演唱会市场持续升温,不仅周杰伦、张学友、林俊杰、五月天、陈奕迅、张杰、汪峰等老牌知名艺人扎推,Nine Percent、乐华七子、坤音四子等新生代流量偶像也表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还有杨宗纬、莫文蔚、张韶涵、James Blunt、John Legend、放浪新世代等一批港台、日本、欧美艺人陆续登场。各类型艺人都获得一定发展空间,其中巡演达10场以上的有张学友、五月天、林俊杰、王力宏等,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演唱会市场号召力依旧强劲。

2018年,全国音乐节+演唱会演出场次达到0.26万场,较上年同比增长8.33%;消费用户以年轻用户为主,随着90后及95后收入逐渐稳定,90后市场成为演唱会、音乐节的最大客户群体,在音乐节+演唱会观众结构中,95后占比达到65%以上,比上年增长10%。

新技术引领演唱会市场转型升级,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新科技改变着演唱会市场,演出机构在拓展和加速自身在项目运营管理、智慧场馆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和票务系统等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全方位提升了用户体验,加速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全息投影,高清大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也不断的推动音乐节+演唱会市场规模增长。2018年,音乐节+演唱会票房收入达到39.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87%。

综艺节目引领舞蹈演出发展,舞蹈受众需要较高艺术素养

舞蹈类、唱跳类综艺节目的不断推出使我国舞蹈演出市场规模有所增长。《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等以街舞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在2018年获得良好收视,将这一小众的舞蹈种类从地下比拼带入大众视野,而参赛的街舞舞者也因此成为关注焦点,收获粉丝并获得更多公开表演机会。2018年,中国舞蹈类演出票房收入为9.25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1.31%。

相比于舞蹈类演出进行国际演出时的低文化差异门槛,对于国内的普通观众,由于没有文字可以引导,理解纯粹由肢体表达的舞蹈内涵,往往就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接受度低成为国内舞蹈市场发展的壁垒。与音乐、话剧市场相比较,舞蹈演出市场近年来上升幅度不明显。在音乐、话剧和舞蹈市场中,舞蹈类演出场次增速以及票房收入增速均低于音乐、话剧类演出。

品牌效应带动话剧规模增长,戏曲市场收入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话剧呈“点状激增”状态,消费者群体比较看重话剧的“品牌效应”,对于创作理念优秀、演出质量较高的话剧演出,观众接受程度较高,如2018北京人艺话剧《茶馆》《窝头会馆》,均只开票半天就一售而空,不少人前一天深夜就开始排队买票,最长达19个小时。但是除品牌效应之外,我国话剧市场还存在着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充分,在区域、结构上都有不平衡状态。除优秀话剧作品之外,不少话剧演出处于“鲜少问津”的状态。持续创作优秀话剧产品,培养观众接受程度,将进一步使我国话剧市场规模扩大。2018年,我国话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26.20亿元,较上年同比上涨3.11%。

戏曲演出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京剧更是被誉为“国粹”,而由于观众普遍接受程度较低,更偏向于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戏曲院团过于依赖政府扶持资金,商业演出市场拓展力度不足,营销模式传统,难以获得新的受众群体,我国戏曲演出市场呈现萎靡下降状态。2018年我国戏曲类演出票房收入为8.06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0.54%。

亲子需求带动儿童剧场发展,相声为曲艺类收入增长主因

我国儿童剧场以商圈中的微剧场为主,“微剧场”在商业中心的大量出现源于文化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亲子类儿童剧需求的增多,且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购买方式有着更加便捷、多样的要求。

另外,国外优秀儿童剧大量引进,促进国内创作良性发展。2018年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市场的儿童剧剧目数量持续增多,引进原版剧目和引进版权的剧目全年超过100部,演出场次比上年增长300%,引进质量上乘的国外儿童剧作以及中国优秀的儿童剧作不断涌现,共同推动我国儿童剧场收入整长。2018年,我国儿童剧演出票房收入为10.81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7.35%;演出场次达到2.46万场,较上年同比增长14.95%。

曲艺和杂技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相声演出类型,增长原因是一批青年相声演员得到市场认可。曲艺一直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传承,但因为数量少难形成规模化,也容易形成人才断层。德云社对了中国曲艺行业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德云社的新人一般由总教学传授基本功,表现突出就可进入青年队锤炼,而在青年队受到观众认可就被编入正式表演队。随着新生代演员的不断涌现及认可度的提升,曲艺和杂技演出票房收入和演出场次均有大幅提升。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Tags:

  • 站长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