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点子

一文带你看懂中国北斗导航系统-预计明年全面建成北斗三号

2023-03-08 09:06:25 创业点子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卫星发射情况

中国北斗卫星发射始于2000年,至2007年共发射了四颗试验卫星,不过至今已经全部退役。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构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截止到2019年11月,共发射了49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正常服役的有29颗,退役3颗。

中国北斗导航发展规划-即将完成第三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按照“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思路,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分布实施。2007年,北斗二号第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已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计划于2020年向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服务。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2019年6月25日,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十一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未来北斗系统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有望提升。

三代北斗导航系统对比 第三代性能明显提升

北斗一代只能作为试验性平台。北斗一代由于无法在高速移动的平台上使用,所以其军事用途非常有限,无法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利保障。同时由于北斗一代是区域性的,只能覆盖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所以无法和美国及俄罗斯的导航卫星相抗衡。虽然北斗一代功能无法与GPS相抗衡,但通过北斗一代的研制和应用,中国积累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实战经验,为新一代导航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斗二代在归纳积累北斗一代的基础上,二代不仅完全兼容了一代的功能,而且在用户容量、定位精度、服务区域、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北斗二代采用与GPS相同的无源定位,彻底打开了中国军事应用的空间。还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5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授权提供更好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与北斗二代相比,除了信号覆盖区域从亚太地区扩大到全球外,北斗三代在精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定位精度2.5-5米,授时精度20纳秒,将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并且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等级的服务。随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初始服务,它还可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服务。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的北斗三代在技术创新上更是有了重点的突破,其中圆地球轨道卫星采用了新型的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采用大型卫星平台,更好第集成多种载荷,兼容实现天基数据传输、可动点波束功率增强、短报文通信和位置报告等系统。北斗三代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的在轨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其首次配备了相控阵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之间的双向精密测距和通信,从而能够进行多星测量,自主计算并修正卫星的轨道位置和时钟系统,大大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和服务精度。

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呈现飞速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将进入体系化发展和全球服务的新阶段。而随着航天卫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卫星应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相融合,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民用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其中,在行业应用方面,工程测量、资源勘察、气象预报、农业精细化生产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将逐渐推广。大众市场方面,民生关爱将成为主要增长点,北斗智能安全学生证、北斗智能安全校园管理系统平台、老人关爱卡等将成为投资重点;另外,消费端定位导航服务将从原先单一的定位功能逐步延伸到消费、娱乐、社交等众多应用领域。按照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市场规模为15亿元,到2015年市场规模增长到28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北斗导航市场规模占到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的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届时北斗市场规模将上升到2400亿元左右规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本身相当复杂,涉及到从卫星制造发射到地面基建再到终端制造和研发等,这中间涉及到的产业链非常长。面对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以及市场越来越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只提供某一方面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相关企业只有从设备、服务、运营等多方面广泛布局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态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了形成自己的完整产业链,预计在今后几年中相关企业内部对新产品新业务的投资将会显著增加,同时企业之间特别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收购并购也将会更加频繁。

在2014-2018年,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处于推广阶段,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芯、OEM板和导航地图方面;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处于普及阶段,投资重点应放在卫星导航的运营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2017年,我国北斗导航产业链产值依然主要集中在中游,占比为约为56%,其中终端集成环节最大,占比37%,其次是系统集成环节;中游产值占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产值重心已经呈现出向下游转移的趋势。上游产值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北斗导航系统研究中偏重于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占北斗研究总经费的90%,只有不到10%用于导航芯片的开发研究,这种偏向性影响了北斗芯片的发展进程。基础数据、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的占比总额仅约为11.17%,相比2016年变化不大,但产值增速明显。但是2017年下游产值占比的增加,符合一般产业的发展规律,这说明我国北斗导航产业正在向平稳发展阶段过渡。而随着未来北斗系统在应用上的不断深化和普及,预计到2020年,产业链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形成下游产值将占总量的50%左右、中游占40%、上游占10%的格局。

中国北斗产业化商业化日趋完善

基础产品及设施

目前,我国在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8纳米。同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也有实质性的进步。截至2018年12月,在中国范围内已建成2300余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在交通运输、地震预报、气象测报、国土测绘、国土资源、科学研究与教育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基本服务。

行业及区域应用

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众应用

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北斗导航系统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潜在市场大

我国已具备完整的北斗高精度应用的技术储备,能满足从静态到动态、从事后到实时的多种高精度应用需求。2020年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的接收机价格将大幅度降低,这些卫星导航设备需求大部分是GPS,一旦北斗导航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北斗导航在航空领域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根据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设立的目标,到2020年末,我国通用航空器要达到5000架以上,也就是说2018-2020年间,年均增长600架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加将大幅拉动北斗导航的需求。

——农业应用快速跟进

截至2018年,无人驾驶插秧机已大量投入于农业耕作的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因为采用了电机式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延长作业时间,特别是可以在夜间播种作业。另外,无人驾驶插秧机还有计亩、定位、作业速度检测等功能,而导航定位数据又可为后期水稻施肥、植保、收获等作业提供精准位置信息,便于提高水稻种植全程精准作业程度,节省喂秧辅助人工1-2人,可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

——新兴应用发展不断扩大

北斗正成为智慧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北斗系统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北斗应用逐步深入,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基础产品形成系列,应用服务不断创新,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先行试点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开展。

随着2020年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建设完善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迎来由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带来的升级变革。北斗与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加速实现融合创新,以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为核心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产品,必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位置服务中,大规模进入到行业应用、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刻且深远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北斗“融技术、融网络、融终端、融数据”的全面发展,正形成一个个“北斗+”创新和“+北斗”应用的新生业态,成为北斗创新和应用发展的核心源动力。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Tags:

  • 站长推荐
热门标签